发布时间:2025-02-09 01:07:44
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固体颗粒,常被称为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等,其粒径小于75微米。大气中粉尘的存在对于地球的温度调节至关重要,但过量或不足则可能对环境造成灾难性影响。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粉尘特别是生产性粉尘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
粉尘去除方法多样,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方式:
重力沉降:利用粉尘的重力作用使其沉降与空气分离,捕集效率40%至70%,适合较大、较重粉尘的捕集。优点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但占地面积大,效率不高。
惯性捕集:通过改变含尘气流方向或使其与障碍物碰撞,使尘粒偏离气流路径以达到分离目的。捕集效率50%至70%,适用于直径20微米以上非纤维粉尘。优点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但需要多级联用,捕集效率受限。
旋风捕集:含尘气流进入捕集器后旋转,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壁移动,并在重力和气流作用下落入灰斗,捕集效率85%至95%。优点简单、成本低、易于维护,但处理风量、气温、粉尘密度等参数变化会影响捕集效率。适用于3至100微米的粉尘。
湿法捕集:粉尘与水接触被捕获或凝聚性增加,从而从空气中分离。捕集效率90%至99%,优点可同时捕集粉尘和有害气体,结构简单、造价低,能处理湿度大、温度高的气体。缺点能耗大、耗水量大,需处理废液和泥浆。
过滤式捕集:利用滤料表面形成的粉尘初层和集尘层进行过滤作用捕集空气中的粉尘,捕集效率85%至99.9%。优点捕集效率高,但易堵塞、易破损,需要频繁清灰,成本较高。适用于0.1至20微米粉尘。
静电捕集:在正负电极间形成高压电场,使空气电离,含尘气体通过电场时粉尘荷电,向集尘极运动沉积,气体得到净化。优点能捕集特殊性质的粉尘,但受限于粉尘性质,仅适用于特定场景。适用于0.05至20微米粉尘。
粉尘污染处理方法包括:
半封闭、屏蔽、隔离等设施防止粉尘外逸或扩散。
建筑工地多洒水,道路两旁多植树,减少扬尘。
增加墙面粗糙性,减少粉尘附着。
清理屋顶并铺上碎石,吸收粉尘。
收集的粉尘需存放于指定安全区域,定期进行无害化处理,遇湿自燃的废粉需缩短处理周期。金属粉尘收集、堆放、储存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并进行脱水、压块处理。
粉尘控制策略:
减少粉尘产生,通过工艺和材料选择消除粉尘源。
工厂内采取湿式作业、通风、除尘系统。
井下作业采用湿式作业、加强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
露天矿作业控制尘源,如湿式钻孔、干式捕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粉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有环保问题,我们将尽力提供帮助。共同追求天更蓝、水更清的生活环境。本文整理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请告知删除。